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驻地广州开发区,是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的区域。
正值知识产权月,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联合华南新材料创新园、广州开发区知识城国际知识产权促进会等单位共同组织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围绕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提升行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支持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维权,提高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纠纷防控应对能力。广州知识产权法官协会和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将对本次专题培训进行指导。
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中心(知识产权海外侵权保险服务中心)
华南新材料创新园相关领导/代表张 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广州知识产权法官协会副秘书长兼执行秘书长,党员,法学硕士,曾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现任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审判员。参与编写《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合著《通信领域标准必要专利法律问题研究》。长期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主审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数千件,审理的案件入选“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年度十佳裁判文书”“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年度十大典型案例”等。
自2003年起,卢伟教授一直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和其他著名法学院进行了超过十年的知识产权法律特别进修和大量案件处理,并长期审核处理知识产权案件及参加美国USPTO和司法部组织的IPR体系专业培训,因此非常精通国际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和著名国际公约,具备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评估和管理水平。卢教授发明创造的IPR树(iTREE®)知识产权评估体系被广泛应用于知识产权的估价、重价、鉴定和整合工作中。
前华为公司法律部部长、知识产权部部长、信息安全部部长,现天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要执业领域为“三权”业务,即:股权、债权、知识产权领域的诉讼与仲裁,办理了大量商业秘密民事与刑事、专利侵权与无效、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商业合同纠纷、投资并购纠纷、股权纠纷等案件,著有《中国股权投资常见纠纷与裁判观点》,为深圳市标准《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的主要起草人。
郭世栈先生还多年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曾担任大量案件的仲裁员、首席仲裁员。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深圳代表处首席代表、主任。开云中国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同年加入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多年来从事专利申请检索、香港注册流程管理、外向外申请流程管理、外向内专利申请流程管理、内向外申请流程管理、内向内申请流程管理等申请流程管理工作,专利程序领域专家,副高级研究员。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知识产权委员会专利与商业秘密工作组专家库成员、中国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暨国际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中国分会会员。
2013年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软课题项目《中国申请人在海外获得专利保护的成本和策略研究》,担任组稿和重要撰稿人。2015年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PCT实施情况调查-我国PCT用户行业和领域分布抽样调查研究》项目,担任组稿和主要撰稿人。2016年担任《中国申请人在海外获得专利保护的成本和策略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副主编。2018年主持《欧洲专利局上诉委员会判例法(第8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知识产权经典译丛(第5辑)》)翻译工作,负责部分章节翻译和终稿组稿。2021年主持《初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出版社,2023)翻译工作。2024年担任《中国申请人在海外获得专利保护的成本和策略研究(第二版)》主编。多次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代理师协会等单位委托作为专利流程领域专家为各代理机构和企业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