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实,强化知识产权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撑,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决定将两个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1年9月,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下称《纲要》)。《纲要》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发展目标。
其中写道,“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上述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
距离这一阶段性目标仅有一年多时间。今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2024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下称《推进计划》),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人文社会环境、加强组织保障等七个方面提出110项举措。
此次国常会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即是《推进计划》的内容之一。
从制定顶层设计到发布年度推进计划再到此次国常会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压茬推进,稳健有序,也给其他领域的强国建设提供了工作经验。
国常会指出,要强化知识产权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撑,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今年上半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25.2万次,同比增长35.2%。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到4199亿元,同比增长57%,惠及企业2万余家,同比增长37%。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85万件存量发明专利的盘点工作,总体进度超过95%。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是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争夺科技发展新赛道和制高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
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一方面,需要加快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的盘点;另一方面,需要有效发挥企业在专利产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通过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同比增长22.2%,知识产权有效赋能经济创新发展;多个部门深入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组织超过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
马一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高质量成果的创造动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教育科研、市场需求和企业家精神的结合。”
国常会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求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九部门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从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出发,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其中特别提出,夯实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立法研究基础,列举了商标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以及商业秘密保护等制度规则建立。
“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由法律设定,这是全世界的共识。”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纲要》提出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构建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外协调的法律体系。
此外,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批准建设国家级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各2家,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2.1万件。指导2045家调解组织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5.7万件。开云